專訪陸銘:上?!皳屓恕泵獙蒙@益,滬漂北漂誰來管?
新增人才落戶放寬了,給城市做出多年貢獻、繳納多年社保的非戶籍常住人口怎么辦?
文|《財經》記者楊中旭
編輯|朱弢
9月23日,《2020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yè)生進滬就業(yè)申請本市戶籍評分辦法》正式發(fā)布。根據這個辦法,非上海生源應屆畢業(yè)生只要滿足72分即可落戶上海。此前,上海引進人才的積分落戶政策雖然同樣需要滿72分,但需要繳納7年社保并持有《上海居住證》滿7年。
也就是說,如果在教育背景、職業(yè)技術、其他積分(年齡、社保年限、特定公共服務領域、市級綜合表彰、省級以上政府表彰)三大領域一次性積滿72分的非上海生源畢業(yè)生,就有可能在畢業(yè)季落戶上海。
新積分政策最大的變化是教育背景,“上海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的應屆畢業(yè)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即可落戶”,“博士畢業(yè)生直接落戶”,“世界一流建設高校的碩士和世界一流學科的學科碩士,也可以直接落戶”。
上海目前的“世界一流大學”,包括了上海交大、復旦、同濟和華東師大,而中科院在滬各研究所、上??萍即髮W、上海紐約大學應屆碩士畢業(yè)生參照“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眻?zhí)行。
兩年前,上?!爸苯勇鋺簟钡膽獙卯厴I(yè)生僅限于北大和清華的本科應屆生。顯然,“落戶上?!贝蠓山墶S捎谏虾5某蟪鞘械匚?,其“搶人”舉措,為2017年由西安等城市掀起并延續(xù)至今的“搶人大戰(zhàn)”又添了一把火,備受矚目。
2020年3月3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發(fā)布,就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五大要素的市場化配置提出了綱領性意見。其中,關于勞動力市場化配置方面,開宗明義地提出“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推動超大、特大城市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探索推動在長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實現準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建立城鎮(zhèn)教育、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醫(yī)療衛(wèi)生等基本公共服務與常住人口掛鉤機制,推動公共資源按常住人口配置”。
對中央政策率先做出響應的,是寧波與廣州。前者為全國第一個跨省互認社保的城市,于8月中旬宣布,長三角三省一市(安徽、江蘇、浙江、上海)社保繳納在落戶時可累計納入寧波繳納年限;后者更進一步,同樣在8月中旬介紹一項營商環(huán)境政策時提出,廣州擬推行社保珠三角、長三角互認。
在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陸銘看來,上海在超大城市戶籍改革中帶了個頭,推動了增量改革,正在提升上海中長期的城市競爭力,而廣州和寧波則在存量改革中邁出更重要的步伐。8月24日,陸銘以與會最年輕學者的身份,參加了左邊習近平右邊總書記主持的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就戶籍存量改革當面向決策層進言。他當時表示,個別超大城市的常住人口中四成為外地戶籍人口,享受不到均等化的公共服務。而外地人口中,有一半居住已超5年,五分之一居住已超10年?!斑@是更基礎的問題”,陸銘說:“新增人才落戶放寬了,給城市做出多年貢獻、繳納多年社保的非戶籍常住人口怎么辦?”
9月25日,就上海放寬落戶政策以及全國戶籍改革的相關問題,陸銘接受了《財經》的專訪。
增量意義有限,但上海具有指向意義
《財經》:近日北京自貿區(qū)橫空出世,對人才需求增加,有輿論稱,這是上海對北京的回應。
陸銘:我認為兩者沒有必然的關聯。
眾所周知,北京常住人口在2017年之后的兩年,處于負增長狀態(tài),而上海恰恰在同一時期告別負增長,常住人口重回正增長區(qū)間,2018年增長了5.5%,2019年增長了4.4%。
上海面臨人口老齡化的嚴峻局面,截至2019年,上海市戶籍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518.12萬人,同比2018年增加14.84萬人,占戶籍總人口的比重增長至35.2%,人口老齡化率逐年提升,老齡人口位居全國第一。如果上海落戶門檻還那么高,遠期就將缺乏競爭力。
《財經》:北京上海在放寬落戶方面,一直被特殊對待,緊閉閘門。此番上海降低落戶門檻,自然引發(fā)輿論高度關注。
陸銘:上海放寬落戶當然有象征意義,但是,在之前的制度下,如果符合條件的應屆生們在上海連續(xù)工作7年,也一樣能落戶。
9月23日之前的上海積分落戶政策是,普通人滿120分,人才滿72分,但都需要繳納7年社保并持有7年上海居住證。如果你愿意扎根于上海,那么,很多人愿意等7年入戶。
持有7年居住證和即刻落戶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在限購的上海是否擁有購房的資格??紤]到應屆生年紀尚輕,7年內的購房需求僅是一小部分。因此,目前的改革,只是趨勢性的,但步子并不算大。
《財經》:如果細解積分落戶政策,上海此番大幅抬高了教育背景的權重。
陸銘:這是改革的第一步,增量上開始釋放。但是,在上海積分落戶政策的三大領域中,教育背景和職業(yè)技術不是普惠的,而其他積分領域中,社保是普惠政策。長期以來,我們存在一個誤區(qū),城市產業(yè)升級,就只需要高技能人才。事實上,勞動力是相互配套的,高技能人才越多,對生產過程和生活服務業(yè)中相對低技能勞動力的需求就越大。因此,超大城市下一步的戶籍增量改革,應向普惠邁進,對長期穩(wěn)定就業(yè)和居住的低技能人口,大幅度降低落戶的教育門檻。
廣州存量改革意義巨大
《財經》:你反復提到戶籍增量改革,是否意味著還有存量的硬骨頭?
陸銘:今年一季度末,中央關于要素市場化改革的文件,前所未有地一上來就說到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以往都是從小城市開始講起,這次非比尋常。
文件稱,“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推動超大、特大城市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探索推動在長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實現準入年限同城化累計互認,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建立城鎮(zhèn)教育、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醫(yī)療衛(wèi)生等基本公共服務與常住人口掛鉤機制,推動公共資源按常住人口配置”。
這段話寫出了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精髓。公共服務均等化,目標是縮小人和人的福利差別。如果你不是應屆生,居住在安徽,想落戶到長三角的其他城市,中央是鼓勵社?;フJ的,你不用在一座新的城市重新累積7年社保了。這是從存量角度出發(fā)的最重磅的改革突破口。
《財經》:無論是北京還是上海,尚未就此做出響應。
陸銘:但寧波和廣州率先做出了響應。寧波在8月中旬宣布,長三角三省一市(安徽、江蘇、浙江、上海)社保繳納在落戶時可累計納入寧波繳納年限,成為全國第一個推動城市群社保互認的城市;后者更進一步,同樣在8月中旬介紹一項營商環(huán)境政策時提出,廣州擬推行社保珠三角、長三角互認。
跨區(qū)域社?;フJ,意味著勞動力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正在被破解。廣州比寧波力度大,且為一線城市,其意義遠勝上海此番的增量改革。只是,輿論更為關注上海而已。
《財經》:上海畢竟推開了重重的一扇門,接下來就應該是存量改革了,或許也會推動北京戶籍改革。
陸銘:戶籍存量問題確實不容忽視。8月24日,左邊習近平右邊總書記主持召開的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我提出:個別超大城市常住人口中四成為外地人,享受不到均等化的公共服務,而外地人口中,有一半居住已超5年,五分之一居住已超10年。
戶籍改革應該逐漸降低教育門檻,增加居住年限和社保年限權重。新增人才落戶放寬了,給城市做出多年貢獻、繳納多年社保的非戶籍常住人口怎么辦?應該引起更多重視。
國際人才政策需要對標新加坡和香港
《財經》:不久前,任正非造訪了上海的幾所“世界一流大學”,去年他還曾指出,粵港澳大灣區(qū)如果想成為世界級灣區(qū),需要有世界級的人才政策。上海此舉,是否有增強國際競爭力的考慮?
陸銘:上海是一座全球城市,不能說這次改革沒有這種考量。但任正非對粵港澳大灣區(qū)的進言,是針對國際人才,而這并不是上海此輪戶籍改革的內容。
當下國際形勢較為復雜,脫鉤是熱門詞匯。如何吸納外籍人才,北上廣深對標的實際是香港和新加坡,你對國際人才的待遇比不上香港和新加坡,人家就不會來,比如稅收政策就需要調整,在公共服務的獲取方面,也需要對在華工作的外國人才給予準國民待遇。
但在硬幣的另一面,如果對有貢獻的國際人才提供準國民待遇,超大城市有貢獻的外來人口也需要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目前如此之多的存量問題需要解決,北漂、滬漂翹首以盼,這才是更重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