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大家好,我是成都國際教育的老胡,學生叫我胡老。今天我來跟大家談談留學的含金量,這是最近幾期話題中個人主觀成分最濃的一個話題,因為“含金量”的評判標準很多,且大多都是不可量化的。我盡量從以下幾個維度來談談:
一、全球大學排名
全球有很多大學排名,知名度比較高的有這4個:
QS世界大學排名(英國發(fā)布)
USNEWS世界大學排名(美國發(fā)布)
泰晤士報世界大學排名(英國發(fā)布)
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國發(fā)布)
在我工作的國際學校和國際部中,用的最多的是QS大學排名。如果是單看美國高校在美國國內的排名我們常用USNEWS。
在前3個排名中,中國大學(大陸部分)的排名整體不高,能夠進入全球前100的不足10所,一般就是國內的C9高校聯盟: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其中可以打進全球前20的就是北大(QS排名全球17)和清華(QS排名全球18)。
前文提到的4個排名在國內和全球的認可度是最高的,在很多地方的人才引進政策中都明確地以這些排名作為名校生的判定標準。
下面是在QS全球排名中進入全球100的中國大學:
二、海外大學在國內的知名度
這幾年海外大學的知名度是在國內快速提升的,比如紐約大學、芝加哥大學、倫敦大學等等。
知名度主要基于兩個因素:第一是這個大學確實在全球來看都是頂級的大學,例如哈佛、耶魯、牛津、劍橋,第二個因素是這所海外大學名字跟國外的某個著名城市掛鉤,例如紐約大學、芝加哥大學、悉尼大學等等。
當然,也有一些在海外非常頂尖的大學,但在國內的知名度不高,例如美國布朗大學(藤校)、美國西北大學(美國前10,世界前30),這些大學其實非常厲害,畢業(yè)生在海外發(fā)展是帶著光環(huán)效應的,但國內的知名度卻不是很高。
總結就是:海外大學在國內的知名度不一定跟大學的學術實力完全成正比。
三、國內各地人才引進政策
國內北上廣深、杭州、長沙和我們親愛的大成都基本都有針對留學生的人才引進政策,以上海為例:該市發(fā)布的《留學回國人員申辦上海常住戶口實施細則》(有效期自2025年),認可“世界排名前500名高?!钡漠厴I(yè)生,學校排名來源前文提到的4個全球大學排名。當然,如果排名在全球前100甚至是前50,落入政策和補貼政策會更好。
總結:很多城市都有關于留學生的“優(yōu)惠政策”,包括:留學生落戶政策,留學生買房買車的優(yōu)惠政策,留學生進入科研單位的政策,留學生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的扶持政策等等。
四、就業(yè)競爭力
實話實說,隨著近幾年國內大學擴招、海外留學生歸國熱,大部分的海歸人才的競爭力跟國內大學畢業(yè)生差不多。當然,如果是全球前20的頂級名校畢業(yè)生(比如牛津、劍橋、哈佛、耶魯這個層次),那就不同了。他們在哪兒都是“搶手”的名校生,地位跟國內清華北大畢業(yè)生相當。
但留學生一般比國內學生接觸社會更早,獨立生活能力和團隊合作技巧更強,所以在入職環(huán)節(jié)的成功率還是不低的。某大型招聘網站曾追蹤畢業(yè)生前10年薪資,這份報道里面提到兩點:
第一:平均來看,海歸人才和國內畢業(yè)生的第一份工作的薪資差異很小,低于10%,留學生略高;
第二:海歸人才在國內就業(yè)5年后的平均薪資水平遠超國內大學畢業(yè)生的水平(超過50%以上)。
這個現象有多種解釋,我們可以認為是海歸人才的“后勁”更足,一旦在職場扎根站穩(wěn),便能夠快速的提升。也有人解讀為外部因素,因為海歸的家庭往往比較富裕且具備一定的社會資源,所以他們在國內的工作期間可以把家庭資源應用到自己的工作中。這個大家都懂得,這樣的家庭就等于一個高層次的圈子,少奮斗10年是正常的社會現象。
總結
留學有沒有含金量,我的答案是有的,但因“?!倍?,因人而異。海外頂尖大學的文憑自然是含金量滿滿;對于普通的海外大學,也許不會有很多“左邊加分右邊”,但也不會是“減分項”。
歡迎留言評論。
END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