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在接受央視采訪時稱,中國在英國有22萬中國留學生滯留英國,其中1.5萬小留學生,年齡跨度在10-17歲,平均年齡僅14歲左右。
這一消息一出,網(wǎng)友集體傻眼,我們國家的留學生群體已經(jīng)這么龐大了嗎?
據(jù)教育部官網(wǎng)發(fā)布:2018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shù)為66.21萬人。其中,國家公派3.02萬人,單位公派3.56萬人,自費留學59.63萬人。
留學熱潮早已悄然興起,同時留學生低齡化越來越普遍,且美國與英國依然是留學的首選。學生和家長的留學動機,也因人而異,大部分人不外乎這幾個原因:
為了文憑為了更好就業(yè)為了移民不管是為了什么,背后都是為了更好的教育,換得更好的生存。那么,留學能不能達到這一訴求?
個人覺得:年齡太小、自理能力太差、對中國文化缺少深刻認識、德育不足的人不易出國留學,因為沒有本土文化的信仰護航,注定一生歧途。
從“166個家庭聯(lián)名申請祖國援手”反思“個人與國家的關(guān)系”
3月16日,英國小留學生家長向中國外交部、駐英國大使館發(fā)送了一份《關(guān)于對滯留在英國的未成年中國小留學生開展領(lǐng)事保護的申請》稱:
國際航班一票難求,很多家長花了幾萬甚至幾十萬買不到一張回家的票。多國對中國人取消過境,造成無法轉(zhuǎn)機。小于11歲的孩子,即便買到機票也無法登機。
所以,希望祖國能夠包機將小留學生接回。同時家長愿意支付相應(yīng)費用,也完全愿意服從中國政府的防疫措施,讓孩子回國后居家或集中隔離。
家長為什么會執(zhí)意將孩子接回?
有的家長擔心托管家庭太過飽和,有的家庭一托六,孩子們可能擠在客廳沙發(fā)上湊合著過。同時,覺得英國人的防護觀念不靠譜,他們不愿意戴口罩,也不夠謹慎。再加上孩子小,心理承受能力差,很多孩子情緒已經(jīng)崩潰,一直哭,感覺世界末日。
家長的擔憂其實從骨子里的文化意識的不認同和對異國他鄉(xiāng)的不信任。
劉曉明在央視采訪中回應(yīng)上述申請時稱:小留學生家長的擔心他非常理解,正在積極協(xié)商,看能不能增加臨時性的商業(yè)班機,或者是包機。對于中國籍的留學生,甚至是華裔,祖國都從未放棄過。
如果不是疫情,“個人與國家”這種緊密的聯(lián)系,每個人危難時刻的選擇都不會這么明顯的表現(xiàn)出來。
大多數(shù)家長愿意用“洪荒之力”送孩子去境外上學,甚至想轉(zhuǎn)國籍,卻在骨子里卻只認同中國的文化,認為孩子在外面不安全。同時,即便身處國外,擁有境外國籍,只要你仍然是黃皮膚、黑眼睛,你仍有可能隨時被歧視、排擠,甚至拋棄,那注定是你無法搭穩(wěn)的一艘船。
而我們擁有的最后一張王牌,仍然是我們統(tǒng)一血脈、文化的祖國給予我們保障。
所以祖國強,個人才更安全。
二、他們?yōu)楹螘皵?shù)典忘祖”,被世人鞭撻?——缺乏本土文化信仰
左一:蔣逸文
回顧一下:
“豌豆公主病的日?!币驗榭人裕桓綦x檢查,因不滿檢疫時間過長及在檢疫區(qū)進食,打110報警,請警察到隔離區(qū)示范吃飯,偷拍視頻發(fā)至外網(wǎng),并在推特上發(fā)文侮辱國人;澳籍華人女子回國后,不按照規(guī)定居家隔離,不戴口罩外出跑步;面對工作人員的勸阻,該女子大發(fā)雷霆,直言要工作人員找領(lǐng)導來。一位意大利歸國的留學生,被上海某醫(yī)院收納接受14天的醫(yī)學隔離,隔離期間不滿開水壺燒水喝,大吵要喝礦泉水,爭吵要“人權(quán)”,要“活下去”。山東一歸國留學生大鬧隔離點,拒絕被采集咽試子,拒絕量體溫,拒接電話、美籍華人,舊金山交響樂團提琴副首席劉韻杰在facebook上公開詆毀國人,詆毀國家,上海四重奏二提琴手蔣逸文附和詆毀。.......當一樁一樁的事情聚集在一起的時候,它會形成一種認識:一些出國的人士對于自己國家的體制與文化有了相當?shù)呐懦?,出現(xiàn)了“數(shù)典忘祖”的行為,同時,這種行為從來都是被世人鞭撻的,無論古今,無論中外。
他們?yōu)槭裁磿霈F(xiàn)這種行為?他們是怎樣變“壞”的?
從表面看,是文化從眾行為,在社會心理學上說每個人都有潛意識的“從眾”心理。
從眾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xiàn)出符合于“公眾輿論或多數(shù)人的行為方式。
有科研人員做過一些街頭實驗,一群實現(xiàn)約好的演員,假意在廣場上行走。鏡頭中的行人并不覺得周圍有什么異常,突然,他周圍的行人全部倒下,行人最初十分驚慌,看見周圍的人全部倒下,于是自己也倒下了。測驗過很多人,大多數(shù)都無一例外的跟著倒下,這就是從眾心理。
因為我們思維里有這種潛意識:別人都這么做的,我也這么做,我也這樣說,這樣,我和大家一樣才是安全的。同時缺乏分析,不做獨立思考,不顧是非曲直的隨大流走,則是消極的盲目的從眾心理。
所以,在國外的社會環(huán)境下,更容易迷失自己,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這個道理。
然而,也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僑胞,有完全獨立的判斷能力,可以不為外相所迷惑,即便在異國他鄉(xiāng),從始到終保持中國心,在我國疫情初期,積極為祖國尋求援助,在美國抹黑中國的時候,他們勇敢的站出來為祖國發(fā)聲。
同是海外人士,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區(qū)別呢?
巴爾扎克說:以利益為主的陣營總是會動搖的,但以信仰為主的是分化不了的。
中國有博大精深的文化瑰寶,而文化的傳承就是一種信仰,信仰是我們的精神歸宿,更是我們的行為根本驅(qū)動力和生存底線。
三、缺少本土德育——低齡留學生將成為靈魂的迷失者
什么是德育?
廣義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計劃地對社會成員在政治、思想與道德等方面施加影響的活動,包括社會德育、社區(qū)德育、學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所以德育根植于歷史文化的傳承,社會行為的影響與研判,父母的言傳身教。從小就邁向異國他鄉(xiāng)的孩子,免不了失去本土文化德育的機會,成為無本土信仰的人,這樣的人靈魂注定孤獨。
臺灣女作家龍應(yīng)臺小的時候,從大陸逃到臺灣,后來又和德國丈夫組織了家庭,她感嘆自己,終其一生,是沒有一個可以成為“家”的地方。
她在給兒子安德烈的信里說:"逃民“被時代的一把劍切斷了她和土地、和傳統(tǒng)、和宗族友群的連結(jié)韌帶,她漂浮,她懸在半空中。因此,她也許對這個世界看得特別透徹,因為她不再友群里,視線不被擋住,但是她處在一種靈魂的孤獨中。這樣的女兒長大,自己成為母親之后,就不希望兒女再成”逃民“。她執(zhí)意要給你一個家,深深扎在土地上,穩(wěn)穩(wěn)包在一個小鎮(zhèn)里,希望你在泥土上長大;希望你在走向全球之前,先有自己的村子;希望你,在將來放浪天涯的漂泊路途上,永遠有個不變的小鎮(zhèn)等著接納你,永遠有老友什么都不問地擁你入懷抱。
“你是哪國人?”——低齡留學生長大以后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呢?
會兩國或幾國語言,拿一國或兩國護照,卻很可能他所持護照的國家,不是他心靈所屬的家園,而他愿意效忠的國家,卻拒絕給他國籍,當危難來臨時,正如這次疫情,在護照國家可能被排擠,想回到往日家園,兄弟姐妹卻再也難接納,這樣的代價大不大?
古人云: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
道德是什么?
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的形態(tài),是人們共同生活的行為導向與約束。它不同于有形的左邊法律右邊,它更是一種文化認同,這種認同保證一個人在一生中的各種選擇下做出最安全的選擇。
意大利詩人但丁說:“道德可以彌補知識的不足,而知識卻永遠也彌補不了道德的不足?!?/p>
所以最重要的教育仍舊是德育,姚明父母說,比起打籃球,更希望兒子“做個好人”。
這個“好人”可以理解成為符合中國文化的有道德約束的人,這種文化的影響不像學校的分數(shù)可以直接衡量,但是它對于個人一定遠遠大過于分數(shù)帶來的利益,它確保一生不會不會走向歧途。
結(jié)語:
同樣,對于1.5萬小留學生漂泊在外,網(wǎng)友們一邊可憐孩子無辜受連累,一邊又質(zhì)疑父母把這么小的孩子送出去的動機。
為什么送這么小的孩子出去?
獲得英國國籍,享受發(fā)達國家的優(yōu)越的社會保障。獲得英國國籍后,回來申請清華、北大,降低了門檻。把祖國當備胎,兩邊享受好的福利。有幾個敢拍著胸脯說,把這么小的孩子送出去是為了更好的教育,學成后好回來報效祖國。
當然,“為了更好的生存”這個理由并不丟人,有條件的父母想走更多的捷徑無可厚非,畢竟人都是利己的。
然而真正的利己,首先要敬重規(guī)則、尊重文化傳承,切不可短視與盲目,畢竟世道好輪回,蒼天饒過誰?
讓一個人變強大的最好方式,就是擁有一個想要保護的人?!鳛閭z個孩子的全職寶媽,一直探索前行之路,勇于突破自己,讓自己變的更加強大。我是佩寧,我是倆寶媽,我熱衷于讀書、自我覺醒與知識分享,關(guān)注我,我們攜手成長!
#優(yōu)選計劃-新銳作者榜#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