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杰出人才的產生往往與一個地區(qū)的教育質量、教育環(huán)境息息相關,譬如我國江浙一帶,自古多狀元一說也得益與這一帶優(yōu)良學風的傳承。素有“院士搖籃”之稱的國家杰青獲得者更是無數省市必爭的人才項目,其培養(yǎng)數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省市的教育水平,同時也很好地說明了各地未來科研技術的發(fā)展?jié)摿Γ且粋€非常重要的人才指標。
隨著2018年國家杰青結果的出爐,大家對杰青的關注也越來越高,本次資助范圍逐漸覆蓋了所有自然學科,平均資助金額也從1994年的60萬元每項發(fā)展到400萬元每項。今年共評出了200多個名額,涉及到112家單位,我們來看看他們究竟花落哪些省市呢?
從工作地點來看,杰青來自北京的最多,共72人,占比36%;第2上海市,共24人,占比12%;第3江蘇省,共17人,占比8.5%;第4、第5是湖北和廣東省,分別為11、10人。
數據來源于青塔
一、北京市
作為我國的首都,強悍的經濟實力伴隨著各種優(yōu)質資源從國內外匯集而來,加之大城市對高端人才的優(yōu)惠政策較好,是很多有志青年打拼的首選之地;坐擁清華北大等眾多名牌大學和中國科學院等科研機構坐落于北京,濃厚的學術氛圍、優(yōu)良的科研環(huán)境無不吸引著無數科研工作者趕赴首都從事科研。
二、上海市
作為國際經濟、貿易、科技中心的上海,有著與生俱來的吸引力,伴隨著近期頒布的上海擴大開放一百條、清北畢業(yè)生或可直接落戶上海等一系列政策,上海的軟硬實力都將在未來邁上一個新臺階,未來也將吸引更多科研人才落戶上海。而且,上海也是名校云集,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名牌大學,自然科研實力不俗。
二、江蘇省
江蘇省,一直是教育大省,不管是中學教育還是高等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坐擁2所985大學,11所211大學。而且歷來都是教育之鄉(xiāng),狀元之鄉(xiāng)。江南也是盡出才子的地方。再加上江蘇經濟發(fā)達,對人才的吸引力也非常大,因此能培養(yǎng)出這么多優(yōu)秀人才,自然也是實至名歸。
人才紛紛涌向這些經濟發(fā)達地區(qū),最重要的原因是名牌高校的吸引,從入選者所在單位看,北京來自清華、北大人數最多,分別為18人和16人,兩所學校入選杰青占比超過17%,遠遠高于其他高校;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入選7人,位列第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并列5人;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天津醫(yī)科大學并列4人。
除了這些經濟發(fā)達地區(qū)自身的人才培養(yǎng),同樣也吸引了許多外來人才的新落戶,這對其它地區(qū)來說就是人才流失。我們從杰青的籍貫來看,發(fā)現排第1的是山東籍,為19人;第2來自湖南,為17人;第3分別是江蘇和安徽,各15人。
數據來源于青塔
這與上述工作地點人數的排名并不吻合,高端科研人才的流動趨勢也反映了北京和上海市的人才吸引力極強,但人才產出相對較弱,山東和湖南省恰恰相反,人才流失慘重,只有江蘇省最穩(wěn)定,不管是籍貫還是工作地點,同時位列全國第3。
面對這種不平衡的現象,解決人才流失這一問題任重道遠。對此,你們有什么想法呢?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