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白巖松都不認為自己是北京人,我建議取消“新上海人”一說!一種觀點認為,新上海人這種說法有待商榷,上海人有自己的一套社會規(guī)則、價值觀和審美觀,其中有些和外地差距相當大。其中有好的方面,比如講規(guī)則、不喜歡給別人添麻煩,當然也有缺點,比方”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利己主義。
上海人
是不是上海人,并不完全和戶籍有關。有很多上海人舉家移民或者子女在國外,其中很多人早就沒有中國國籍了,但內心他們還是上海人。還有很多外國人,把自己畢生心血奉獻給上海,比如著名匈牙利建筑師鄔達克和保護了眾多難民的法國人饒家駒,我們也認為他們是上海人。
而有些人只是因為有了上海戶籍,所以自己對上海有了扎根的感覺。然而,周圍的人評價他,更多地還是看他是否融入了上海的文化。相比某些因為人才引進拿到上海戶口就圈地自嗨的所謂”精英“,會以”阿拉上海人“開頭的猶太難民老太太,才是上海人……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新上海人這種說法是各方認可的正式語言,目的是避免用“外地人”這個詞,加強新移居到上海的人的融入感,這樣做確實是有一點畫蛇添足,因為反推過去,上海人就變成“老上海人”了。
不過至于戶籍,加入上海的就是上海人,這是肯定的,你可以不認可這個有上海戶口的人不是“上海人”,那是你的自由。只是這種不認可不值錢。因為上海各部門認可才是關鍵,入學養(yǎng)老金會一視同仁才是人家關心的……
上海人
我支持第一種觀點,就好像劉姥姥進了一趟大觀園,出去的時候就說自己家是榮國府一樣,無非就是覺得上海繁華,上海人洋氣,自己從十八線城鎮(zhèn)來到上海,急于擺脫農村人的身份,可是畢竟心虛,因為不是土生土長,于是發(fā)明了一個“新上海人”的名稱。
一個“新”字,顯得時髦洋氣,老上海人反而相形見絀了,頗有點鳩占鵲巢的意思,有趣得很。別說什么身份證是上海,也別說什么“生活這么久,不說是上海人說哪里”,如果北上廣深的人去十八線城市發(fā)展,問起來的話,一定會說自己老家是北上廣深。
說到底,新上海人還是覺得自己老家拿不出手唄。朗讀者節(jié)目,白巖松那一期,他說在北京生活時間比老家久,可是別人問起來,他還是會說自己是蒙古人,骨子里從不認為自己是北京人,可是人家照樣被尊重,因為實力擺在那里。
那些自詡新上海人的,一般都不是什么社會階層高的人,需要一些名號提高身價。就像有錢人不在乎自己鞋子臟,反而窮人進城會穿皮鞋打領帶。
上海人
以上觀點你有異議嗎?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