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一個前20的學校的教授聊,他有感于中國學生越來越多。中國學生現(xiàn)在在美國名校還是以工程,科學,商科為主,當然也有不少學藝術和學人文學科的,如歷史,地理和人類學。但是他表示幾乎沒有中國人申請政治和國際關系專業(yè),他也承認政治和國際關系專業(yè)畢業(yè)不好找工作,畢業(yè)生大多去法學院了,但是其他人文學科在美國也不好找工作啊,但學的中國人還是還是很多。
為什么中國人不愛在美國學政治/外交?連巴黎政治學院的中國人都比該校政治系的中國人多,因為該校該系中國人數(shù)為0。
是因為政治在中國很敏感嗎?還是因為回國就業(yè)前景不好?當然,在美國學政治的中國人在找美國政府工作的時候肯定會引起疑心,那中國大陸政府是否信任海外本科畢業(yè)的名校政治專業(yè)本科生呢?
答主在美國讀PoliSci-IR,大二。所在院校以理工科出名,當時也是以藥學專業(yè)申請進去的,后來發(fā)現(xiàn)PoliSci很有趣,專業(yè)排名也更高,所以就換了專業(yè)。
確實我校PoliSci專業(yè)的中國人也很少,就連選修PoliSci的都寥寥。教授也經常讓我慫恿小伙伴哪怕是來聽一門課也好。我的中國課友們基本都是想去法學院的,而我想一直讀到PhD,可以說這個選擇挺孤單的。
個人覺得有三個原因:
1.就業(yè)
每個人聽說我的專業(yè)的第一個問題都是,你怎么就業(yè)?
老實說,我是抱著學啥都不好就業(yè),不如學自己喜歡的東西吧的心態(tài)學的。
畢竟現(xiàn)在美國對STEM專業(yè)的人才的優(yōu)待實在是多太多了,學人文社科真的很吃虧?;貒脑?,也不知道能干嘛。
再比如一些來我校招實習生的崗位,都要求必須有綠卡。給國際生的實習機會真的特別少,一下又削弱了競爭力。
但我認識的人中,學IR的人在公司企業(yè)里還蠻吃得開的,大概是得益于本科教育對思維寫作和口才的培養(yǎng),和視野的高度吧。
2.興趣
其實個人覺得就業(yè)不是大家不學政治的最大原因,而是國人一般對這門課都有點陰影。
“哇你學政治啊。那么難那么無聊怎么學?。俊?/p>
朋友經常這樣感嘆。
政治是無趣的,虛偽的,刻板的——這是很多中國學生對政治的印象。
畢竟答主也是在國內高中被政治虐過的人…大概可以理解他們的心情。
其實答主大學的政治課完全不是他們想得那樣。非常直白易懂有條理,教授也都是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人。但是大概國內留給他們的陰影太大了吧。
3.難度
答主也有一些朋友表達過對政治課的興趣,但最終都因為懷疑自己的英語水平而退縮了。
確實政治課的閱讀量和寫作量都讓人望而卻步。助教們對寫作的批改之嚴格有時讓本專業(yè)的學生都壓力山大。實話說,有時答主也覺得自己的英文水平完全不夠。
以給大一大二學生上的基礎課來說,一周的閱讀量在200頁以上,寫作在6頁以上。一進去就讀非常高深的政治理論,各個國家時代的都有,比如答主有幸在大洋彼岸認真閱讀了鄧小平重要思想…
我校政治課的評分設定也容易讓人望而卻步。一般理科課程的A是92-93分,會根據平均分往低調整(答主有上過A是70分左右的理科課),A+也很普遍。而政治課的A是94-95分,不會往下調整,就是說會出現(xiàn)全班沒有人拿A的情況。而A+一般需要總分滿分才會給出。
那么答主為何選擇IR?因為深愛所以盲目啊。
———————我是一條分割線——————
評論和私信里有些小伙伴問答主畢業(yè)以后的去向,因為之前沒畢業(yè)所以沒回復,現(xiàn)在讀研半年了可以更新啦!
首先感謝評論里給出各種職業(yè)建議的大家,想必對各位學IR的小伙伴都很有幫助。
答主現(xiàn)在在讀碩士,是一個數(shù)據分析和公共政策相結合的STEM項目,學學Poli寫寫碼。同學文理科背景參半吧,也算是打了評論里某些說學文科不能轉理科的臉。
至于為什么從IR轉到了publicpolicy,主要是為了以后申PhD想多學些Skills/Methods,這點我現(xiàn)在讀的這個項目比錄取的IR項目做得好。
讀IR一定要doublemajor
2019.4.1
啊才發(fā)現(xiàn)我當年沒把這題答完。
本人美本PoliticalScience和InternationalAffairs在讀。
看了看其他答主們的回答,其實他們說的確實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這兩門學科的酸甜苦辣。讀政治學和國際關系學的留學生都是孤獨的孩子。我也是專業(yè)里唯一一個中國人。對于這兩門學科,如果你沒有濃厚的興趣,極大的熱情,有豐富的知識積累,還有過硬的英語水平,我勸大家還是不要輕易嘗試。因為它確實很難。但是如果你滿足上述幾個條件,這兩門學科讀下來你會有很大的受益,它們會教你如何深刻的去了解看待這個世界,而且它們還會強迫你去用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因為在學習的過程中,這些學科會穿插大量的debate,seminar,speechetc.這些都是要求你做大量的思考以達到完善個人的理論和邏輯的基礎。
政治學和國際關系學,是涉獵非常廣泛的兩門學科,不僅僅要求你掌握基礎的幾個政治哲學理論,你更要學習經濟,文化,軍事,地理等等。當你掌握了這些,無形之中你已經成長為一名優(yōu)秀人才了。
至于就業(yè)方向,傳統(tǒng)來說我身邊學IA和PoliticalSciences的人大致有三個去向。1.繼續(xù)潛心學術研究。2.從商。3.從政。三條路各有千秋各有優(yōu)勢和劣勢,當你有能力有手段的時候,不論走哪條路最終都可以登高望遠。我身邊的學習國關的朋友,很少有跟我抱怨客觀條件的。正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我想對準備入坑的小伙伴們說,既要做好心理準備但是也不要因為身邊人的三言兩語就隨隨便便打退堂鼓。學習終究是一件自己的事情,學有所成必定受益終生。
曾經有個家里條件挺好的高中生說對國際人口販賣這些議題感興趣,然后問申大學哪個專業(yè)好???我查了幾晚專業(yè)信息給他推薦的list里有politicalscience,這個專業(yè)名一蹦出來,他父母的眉頭緊皺,說這個專業(yè)聽中介講對英語要求高,太難了吧,而且以后能干嘛啊,要不本科就學個英語什么的基礎學科做跳板以后去更好的學校讀碩士吧,主要是去個排名好的學校。
我:“????”
英語要求高,國內如今一大把不把托福刷上100不好意思說的學生,還有啥做不到的?
能干什么?除了專業(yè)要求嚴格的律師醫(yī)生之類的什么都能干。專業(yè)是什么就干什么的想法本來就不適用了。畢業(yè)了就不學習了?新媒體和產品經理哭給你看。
就業(yè)前景?早年熱門的商科畢業(yè)生在國內招聘會上十分尷尬了,當初選這專業(yè)的時候沒人告訴他們只拿個學歷沒有國外工作經驗回來還是會被淹沒在求職潮中啊。
無論你的專業(yè)聽起來多熱門多好找工作,不代表你好找工作。
別人通過選專業(yè)走了“人生捷徑”,不代表是你的捷徑。
實用角度說完了,我從另外角度說兩句吧。
首先目前本科和碩士出國主流還是走留學咨詢機構(或者部分用,比如文書修改)。
競爭激烈的留學咨詢行業(yè)里,優(yōu)秀不優(yōu)秀的標準幾乎已經完全成熟和統(tǒng)一。這是家長這代人的成長背景,社會因素和留學行業(yè)的簽約模式等等因素相互影響而成的。
家長愿意交大數(shù)額的錢讓公司來幫孩子去“更好”的學校,幾乎是一定會奠定一套固定的、雙方認同的價值觀基礎,即“什么是更好”。家長對于孩子未來的期望在這樣的情況下被簡單直接地量化成合同里的服務條款和服務保障——在多少多少標化分下進某排名前多少的學校最好。
家長這一代對留學的了解信息很大來源又都是別的家長和留學機構。
一看這專業(yè)我熟人小孩好像都沒選呀,那問機構吧。而留學機構必然從自己相信的主流性和實用性考慮,那么看起來”沒有未來“,”回報不高“的專業(yè)就直接跳過了,想想留學機構的服務性質,為什么要冒這個險?
負責點的顧問可能會自己先了解透徹再說,如果是連官網英文都不曉得翻的留學顧問的話,還可能因為自己不了解、沒有相關申請把握等等原因而否定“冷門”專業(yè)帶節(jié)奏。
(諷刺的是,遇到過申名校哲學專業(yè)的高中生,原因只是聽中介說冷門專業(yè)申請人少,錄取概率更大,咳咳咳?)
還有的家長,對留學咨詢的想法就是幫我們省事,最好直接給張學校和專業(yè)名單。
說到底,選專業(yè)這個事情,每個人對于有不有趣,有沒有用的理解都不一樣,很多高中生英語很好,其實自己做research可以獲得很多參考,留學咨詢應該是輔助參考,而不是主導。然而,很多咨詢顧問害怕自己要學生做這做那顯得自己的服務沒價值被家長問責,就“替”學生做了,呈現(xiàn)出來的信息是不可避免帶著自己的認知偏見。
除了主流價值觀和實用性這些常識里的陷阱,很多家長和留學生覺得人文社科,政治科學概念“難懂”甚至“危險”的思想都暗含著強烈的apolitical(不關心政治)成長背景與傾向,即:認為它不相關,認為它不重要,認為我不該關心。
這恰恰是個很大的文化差別,這個傾向帶來的文化沖突感也體現(xiàn)在挺多留學生(包括我自己)身上,在留學環(huán)境下很明顯:不太關心權益問題(特別是別的弱勢群體),較少參與學校公共事務,對各類歧視行為容忍度高,很少直接抗議,覺得自己的行動不會帶來什么效果,同學說到當下politicalissues時發(fā)現(xiàn)自己能表達的少的可憐。
IR美本在讀。
我們學校就是還挺理想主義的,基本上是“以學哲學為榮,以學商科為,,,校友捐錢不?”。所以政治科學及相關學科一直都是學校所擅長的領域吧。
我是往上數(shù)4屆往下數(shù)不知道多少屆唯一的學國際關系專業(yè)的學生。從大一下學期開始,全班不管80人大課還是15人小課基本上都是唯一的中國人。
所以非常直觀的一點:你沒有學長學姐的經驗可以汲取,而且外國人的大腿也不是那么好抱的。(還是有很Nice的小伙伴啦~但是他們的交友圈說真的不好融入)
那么國內的高中生在申請學校的時候就會想:誒,AAA學姐是學經濟的我也報經濟吧;BBB學長你當年申請CS有什么經驗嗎?所以國際關系或者政治科學就會成為majorlist上灰暗的一個,甚至被直接忽視掉。(就好比說哪個學校都應該是AfricanStudies是第一個專業(yè)吧?你見幾個中國人報)
第二,很多答案里也提到過,中國人們的政治積極性是非常非常差的,政治科學也會受到很大的誤解。這里指的不是打嘴炮畫大餅式的討論國際風云,而是真的去了解領導人的政策方針和研究政治理論。比如說中國人的政治參與度很差(原因都懂),所以去不去了解政策對日常生活也沒有多大的影響。就問一件事,大部分中國人知道自己的稅是怎么被扣掉,扣掉多少,怎么計算么?很少有人關心是因為關心了也改變不了。在這種情況下,大家會認為政治科學是屠龍之術,國際關系都是花花腸子。(不過事實也差不多啦)
還有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點是,一旦開始學習政治科學,中國學生的心理落差會非常大。拿我舉例子,我在國內的時候也是名嘴級別的人物(誒夸自己這么不要臉的么>.<),而真正開始學習理論之后發(fā)現(xiàn)國內認識的“政治”不管是從關心的方面,理論,還是研究深度和美國的都是不能比的。一方面是因為國內的研究確實是滯后,歐美學術界奠基級別的著作居然有很多國內幾乎沒有研究,而國內的教材(借過國內的小伙伴看)又常常給人一種“假大空”的感覺,另一方面中國孩子十好幾年的學習習慣其實不太適合學政治科學或者其相關學科。咱們的課本是把各種理論給你咀嚼好,然后呈現(xiàn)給你;國外(或者我們學校)更多是給你諸位大佬自己的文章,讓你自己去看自己去總結。當然我也在思考中美教育模式各自的優(yōu)缺點,這里不展開了。這種學習方法放到自然科學或者商科(為什么我總是提商科OTZ不要打我)可能還行得通,但是對于觀點性更強且沒有定論的政治科學就很吃力了。再加上畢竟英語不是咱們的母語而各位大佬說話總是喜歡繞啊繞啊的(自然科學和社科的文章的語義唯一性也不一樣,這里不展開),我大一的時候就有過這種“天哪他們到底想說什么”的絕望感。(而且我還很作死地報了一個高年級的課,每周兩三百頁的閱讀真的就很想自殺了)所以呢,即使僥幸有一兩個用政治科學進門的中國學生,想轉專業(yè)也是可以理解的。
心理落差還體現(xiàn)在作為中國學生本身。我們學校的情況是對拉美研究的很透,對亞洲不是很重視。當然每個學校的側重點不一樣這不能作為普遍現(xiàn)象。但是政治科學對亞洲或者非洲甚至中東的忽視是很普遍。這一點國際關系尤為明顯。哪怕只上過一節(jié)IR的課,你就會覺得westernhegemonicideas的嘴臉是多么的令人反胃。政治科學真的是完美地體現(xiàn)了美國人很自大很圣母的那一面。你以為你會給他們帶來更多的perspectives,但事實上他們就不想費心思去了解這些東西(人性啦,咱們也一樣,要不然為什么沒中國人學Africanstudies呢)。你會發(fā)現(xiàn)你寫essay的時候,引用中國學者的研究是一件看起來很沒有credibility的事。另外基于我以上所說的情況,其實感覺政治科學對中國人多少有點歧視的。這個就不細說了,讓我們高呼皿煮燈塔吃棗滅亡吧(微笑.jpg)
當然大家都關心就業(yè)。這就很簡單,中國沒法當公務員,美國你覺得人家會要一個外國人指手畫腳?其他發(fā)達國家的崗位吧是這樣,以前看過一個問題是為什么中國人很少在歐洲當consultant,答主做了這樣一個比喻,“你覺得讓一個印度人告訴你上海哪一家小籠包最好吃很有可信度嗎?”私以為形容的很得當。國際組織呢,國人(好吧其實是我媽233)總有不合理的設想。我媽特想讓我當聯(lián)合國官員,滿世界飛的那種。先不說UN工作分級,允許自己考的很少,高級別的官員也基本都是國家直接委派的,UN的工資也不高,而且加入國際組織(不管NGO還是IGO)你是會被大概率派到中非或者約旦的好么!根本不是侃侃摩天樓下,悠然見勃朗峰好么!
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吐了一大堆槽,大概是因為明天又要交一個12頁的essay而我才出提綱的那種蛋疼的憂傷吧。。。==
-------------一更---------------
再講一個國際生學國關的憂傷。
話說剛開學看到了我們學校的兩個國關的nationalfellowship.作為一個大一就死乞白賴跟大四上課搞項目的人來講這種機會不能放過啊!細細一看requirement,第一條:UScitizen
==拜拜了您吶~
-----------------二更-------------
不知道大家對不同專業(yè)seniority的重要性有沒有認識。政治科學是一個很講究seniority的學科。所有人都可以寫論文,且不管是大一小孩還是學界大佬寫的theory都是有很多漏洞的(社會科學的常態(tài)),但是哪個傳播度更廣更有credibility不言而喻吧?,F(xiàn)在政治科學學界,非常在乎“老、白、男”這三個identity。事實上我覺得美國的所有學校&專業(yè)都有這個問題,但是越主觀、“老牌”的學科越是這樣。尤其是政治經濟,不eurocentric幾乎是不可能的。隱性的歧視幾乎是每天都能遇到的,但是你又沒有辦法反駁,甚至證明歧視的存在都是幾乎不可能的。再次重申,歧視是常態(tài),遇到一個“平等”的教授才是感動不已的存在
馬上就會多起來的。美國已經做出榜樣了,開始限制中國留學生學理工。相信接下去歐美一波效仿,那么除了到那邊去學文科,還能選啥?一些比較好的專業(yè)比如金融等搶的比較厲害,大部分人還是只能選冷門專業(yè)了。